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237章 (1 / 2)

第1237章

马亮过来给我喂药,两个人离得很近,我低声问他,“这个赵医生,到底什么来头?”

马亮拿着药的手微微一顿,他将药塞进我嘴里,快速低声说了一句:“赵尼莱主席的孙女!”

我被马亮的回答给惊到了,药卡在嗓子眼,急忙瞪着眼睛让马亮给我喂水。

赵尼莱!

这个名字可是如雷贯耳。

如今的佤邦,能有如今的这番景象,可以说和这个赵尼莱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,甚至可以说没有赵尼莱,也就没有如今的佤邦。

说起赵尼莱,追根溯源,他可算得上是佤邦联合党和佤邦联军的创始人。

在缅共时代,赵尼莱曾经担任缅共中央候补委员,曾经带领着召怕游击队加入缅共,由于能力突出,不论是领导能力和作战指挥能力都相当卓越,所以很快就从基本爬到了政治核心的位置。

后来由于某些原因,和鲍有祥一起,带着佤族战士脱离了缅共,拿下邦康之后划地而治,才为如今佤邦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在建立了佤邦政府之后,赵尼莱也被推选为了佤邦政府主席,被誉为是佤邦的精神领袖,是佤邦这个地方的开创者和缔造者,身份地位一度凌驾于鲍有祥之上。

当时的佤邦,可以说赵家的威望如日中天无人能比。

在佤邦,赵尼莱被尊称为达来,意思是指路的明灯,是佤邦的开创者和指引者,而鲍有祥则被尊称为达棒,是为执行者和理论实践者。

虽然两人的身份在当地都非常尊贵,但一个是大脑和信仰,一个是拳头和利刃,其中还是有区别的。

新政权刚刚建立,内忧外患,局势非常不稳定,于是赵尼莱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。

为了避免内部冲突和矛盾,团结力量一致对外,赵尼莱突然宣布让出最高领导人的位置,由鲍有祥作为领导者,部队也全部由鲍有祥来指挥。

他觉得最高领导人有一个就够了,两个容易长生矛盾和分裂,核心领导者,只能有一个声音。

于是鲍有祥才登上了佤邦的第一宝座,有了如今如日中天的成就。

单从佤邦这些年的发展来看,佤邦在鲍有祥的带领下的确是发展的越来越好,但是如果当初领导佤邦的最高领导人是赵尼莱,如今的佤邦说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,毕竟赵尼莱的领导能力和政治觉悟都要略高一筹。

不过换句话说,也正是赵尼莱不争不抢的政治格局,才使得佤邦能够团结一致的发展到现在。

赵尼莱虽然退居二线,但是他深受当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,并且身后有大批的追随者,在当地的威望依旧很高,所以鲍有祥上位之后,对赵尼莱和赵家也一向非常敬重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